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统战群工->统战工作->专题研究
适应新常态经济运行特征及规律要求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5年06月23日 
  必须理清政府与市场的主体功能边界,防控市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交叉、错位与无序。特别是要抓住自贸区建设试点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创新,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安排和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用新常态作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特征及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为适应新常态经济运行特征及规律要求,我提出“重市场、微刺激、励创新、促创业、去杠杆、固实体、净环境”等建议。

  重市场。首先,必须理清政府与市场的主体功能边界,防控市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交叉、错位与无序。特别是要抓住自贸区建设试点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创新,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安排和经验。其次,必须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定价机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再次,必须加快市场数据与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建设数字化信息市场,大力推进内含市场主体特征、市场供求运行趋势、市场产品质量及市场交易价格等信息的市场公共数字化信息平台。在市场公共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市场资质及市场信用体系,确保市场高效有序运行。

  微刺激。一方面要引导国有资本,特别是要激励民间资本向铁路、港口码头、通讯信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并要刺激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民生经济领域投资。另一方面,以祖地文化、宗亲文化为纽带,加强两岸教育、科技、医疗以及青少年、乡镇村里等领域合作,并深化与港澳侨的合作。此外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繁荣东南亚、中东及非洲海上丝绸贸易。同时从实际出发,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战役,提高城镇化质量。

  励创新。要构建知识与技术相耦合,技术与金融相融合,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政府相协同的创新平台。同时要健全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知识、技术成果市场定价机制,推行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的产业技术政策,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并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此外,要逐步取消学校、科研机构的行政级别,建立学术评价与市场应用评价相统一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广大科研工作站的创造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自贸区发展等各方面人才。同时要有序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信息数据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也要加大对互联网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的扶持力度,促进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促创业。一是改革教育制度,创新大学课程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各类创业型大学,有序将新建的独立学院以及各类中专升专科、专升本的学校回归其职业技术教学体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准备条件。二是建立创业孵化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与场外融资市场,积极为各类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减少创业规制,降低创业市场准入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

  去杠杆。要建立健全家庭、企业和政府等社会主要经济活动部门的信用数据体系,遏制、降低地方政府、企业和家庭过度使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投资,特别阻止进行以博取资产价差为目标的高“杠杆化”投机行为。同时要加强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杠杆融资监管,降低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利率积极推进金融去杠杆化。还要加强民间影子银行、信托公司、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监管,严防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融资操作。

  固实体。一方面要完善金融贷款通则,大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要放松存贷比,放大贷款规模,使企业能在表内合规进行融资。另一方面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企业参与实体企业的兼并重组,建立以税收贡献和产品、技术改造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努力提升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此外,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政策,有效引导国有资本投资方向,促进民间投资和海外投资回归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体制改革,拓展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渠道,着力面向实业发行债券与股权融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的流通环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辩证关系,防控金融寡头控制实体经济发展,并有效遏制因虚拟经济领域中的过度投机、暴利行为而削弱投资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净环境。一要探对所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建立完善自然生态产权数据库,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及财富价值评估制度。二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的资产负债情况,以此建立、完善自然生态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三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依法治理,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红线管控法规。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绿色GDP考核机制。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福建省委主委)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