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要闻聚焦->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论点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 为实现航天强国梦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来源:紫光阁网      2017年10月16日 
  ◎ 作者简介:
  刘树军,男,汉族,1963 年 6 月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1985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 年 12 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 921 工程办公室科技计划局副团职参谋、正团职参谋、代处长、处长,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科技计划局副师职参谋、副局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副主任(副司长级)。现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研究员。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和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科技创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使用“新动力”“关键支撑”“强大引领”“牛鼻子”“先手棋”“第一推动力”“新动源”“新引擎”“驱动力”等一系列提法来阐释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科技创新使命责任和目标任务,为我们加强科技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推进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创新发展,实现航天强国梦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武器
  (一)科技创新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抉择
  科学技术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过多次科技革命,引发一系列产业变革,导致大国兴衰、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调整。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比如,18 世纪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让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在 19 世纪中期以电机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革命中,德国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到 19 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0 世纪的电子和信息科技革命,使美、德、法、英等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助推日本实现了经济腾飞。
  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历史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的力量”,但中国封建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轻视科技的,甚至把其当作“奇技淫巧”。近代中国陷入落后挨打境地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世界大势缺乏足够清醒的战略认识和足够有效的战略应对,与数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陷于被动。
  回顾历史,18 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GDP 约占全世界二分之一,但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茫然无知,直接导致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无缘;19 至 20 世纪初,旧中国虽然通过洋务运动等自强措施,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一定的战略应对,但因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最终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 世纪中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科技创新终于出现亮点。进入 21 世纪第四次科技革命,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核心和关键,力图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发展模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新一轮繁荣。比如:美国在振兴制造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展清洁能源、保持强大繁荣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日本实施应对资源匮乏、老龄化社会和经济停滞危机的新增长战略,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欧盟提出智慧增长、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力图建立创新型新欧洲,在发布了“地平线 2020”后,最近又发布了“Global European2050”,以复兴欧洲为目标,提出了中长期研发重点和政策,力图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俄罗斯实施促进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印度则提出 2020 年成为知识型社会与全球科技领导者。由此可见,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恰当其时地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清醒和战略自觉,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意所在。这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思考,为推动我国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把握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战略支撑,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动力保障。
  (二)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先手棋”
  2013 年 7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科院 60 多年来的创新成就,高度评价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院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不断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并提出实现“四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既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基于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大势,更着眼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是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也是赋予中国科学院的新使命、新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火车头”和“国家队”,中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发展路径、“四个率先”战略目标,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争取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在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上实现一批重大关键突破,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开创性成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一批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科学建议,造就一批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师,成为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国家科研机构,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杆。
  (三)载人航天工程是推动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重要引擎
  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正当“两弹一星”的成功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之际,中国的飞天梦也处于孕育之中。1992 年,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队伍拼搏奉献,埋头苦干,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今年我们进一步突破和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我国空间站时代正式开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载人航天工程顺利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也取得丰硕成果。空间应用系统利用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 60 余项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任务,全新研制了 600 余台(套)有效载荷,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水平,引领和带动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对地观测技术方面,组织研制了新一代先进空间遥感器,使我国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跨越发展,填补了多项空白。遥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大加强了我国对地球环境资源、农业及自然灾害等的监测和应用能力。由载人航天发展起来的空间遥感设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已经开始转化为研制应用型卫星的适用技术,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科技效益。通过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开展了系统、丰富的空间天文学、空间生命科学和微重力物理科学等研究活动,取得了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行波管放大器的成功研制,结束了我国大功率、高增益、高可靠航天级行波管放大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实现了从空间飞行器上在轨二次释放微小卫星,实现对无源非合作目标的绕飞技术试验,为我国微小卫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我们开展了 10 余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水平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科学实验与试验。在国际上首次将空间冷原子钟送入太空,并且实现频率日稳定度达到10-16次方量级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伽玛暴偏振探测目前已观测到了伽玛暴、太阳 X 射线暴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脉冲信号,能够在揭示伽玛暴的本质、宇宙的起源、演化研究中获得重大发现;伴随卫星已经成功开展了释放、驻留和伴随飞行试验,获得了清晰的组合体的图像;在光学遥感等空间应用技术领域突破和掌握了一些战略性空间应用新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这些都在全球气候及环境变化的监测、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农业、林业、海矿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当前载人空间站工程已顺利启动。空间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 20 余年发展成果和效益的集中体现。我国空间站可能成为 21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唯一的大规模应用的载人空间站,科学界翘首期盼,国际上高度关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作为承担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任务的总体机构,组织国内外一流专家广泛调研国内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及重要科学问题,制定了有国际视野、科学前瞻的未来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计划,确定了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和天体物理、空间物理与空间环境、空间地球科学及应用和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 8 个领域,提出了 31 个研究主题。同时规划了多功能光学设施、空间科学实验平台等一批重要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平台,滚动开展大规模、多学科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应用,将产生一大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科学成果,突破一大批战略性关键技术。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必将不断获得成功的转移转化,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首个“航天日”到来之际,做出重要批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优秀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下,一大批海外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以钱学森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的感召和影响下,空间应用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忠实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航天梦与中国梦、强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倍加珍惜空间科学与应用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联名发出过 14 封贺电,有 7 次是针对航天任务,4 次是针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空间应用系统培养、造就、汇集了一大批从事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的科学家,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空间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成长起来了顾逸东、王家骐、胡文瑞、姜景山、龚惠兴、方家熊、潘德炉、魏炳波、吕达仁等十余位两院院士、成百上千位学科领域专家,其中 10余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数十人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数百项。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顾逸东院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数十年如一日地为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应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针对应用系统任务的特点,在工程管理机制中首创引入了科学研究与工程计划的协调关系,在实践中完善了“科学研究工程化管理”的概念。他密切关注国内外前沿发展方向,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合理地安排了多个航天器的应用任务,促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顾院士目前仍然担任载人航天工程和空间应用中心高级顾问,在空间应用任务重大技术问题决策中起到了“领航者”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共产党员、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空间应用中心主任高铭同志是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的领军人物,曾荣获中国十大杰出女性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凭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建设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做出了令国内外同行一致钦佩的成绩。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赵光恒同志二十年来默默奉献,在空间实验室任务实施和空间站应用任务规划论证、工程设计与研制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空间应用系统“旗舰文化”诠释了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内容之一。空间应用中心从国家战略出发,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院党组要求,始终坚持把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围绕航天梦中国梦打造“旗舰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空间应用系统“旗舰文化”是航天精神组成部分。航天工程是集体工程,“万人一杆枪”,最讲协同合作,这与党的组织工作高度契合。一人一物垒不出“堡垒”,党员群众团结发力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空间应用中心是空间应用系统联合舰队的旗舰,是空间应用系统的指挥中心、保障中心、信息中心和应急响应中心,对整个系统的文化形成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应用中心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带动整个空间应用系统践行空间应用总体部 20 余年积淀的“卓越、创新、协力、拼搏”的 “旗舰文化”和“领航者精神”。空间应用中心是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任务的战略规划师、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工程师与科学家之间的桥梁,具有融合“载人航天精神”和“创新文化”的特色总体文化。中心始终强调“三力”:核心竞争力、永续创新力和严格执行力;始终强调“四坚持”:坚持特色的总体文化、坚持专注的学科建设、坚持严格的工程管理、坚持自由的学术氛围。
  天宫二号任务期间,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中心涌现了一大批以青年科技骨干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由于进场前的研制和测试工作非常扎实,产品质量可靠,进场后工作比较顺利,但在电测期间高度计分系统的频综器出现异常,共产党员、应用系统主管副总师吕从民同志及时研究部署,总体、分系统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自发现问题后就开始不眠不休地进行分析、排查。拆下设备后,临时党委委员邓晓梅和业务骨干共产党员李峰主动请缨,与研制单位人员一同乘坐大巴、火车、飞机日夜兼程护送故障产品回南京的研制单位,抵达南京后又一刻不停地进行故障排查。急战六天五夜,终于将故障产品修复。
  载人航天空间应用团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载人飞船阶段的“区小队、县大队”发展到空间实验室阶段的“主力军”,目前已成为载人空间站阶段的“战略方面军”。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科研骨干的崛起,为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着强大后劲。
  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武装头脑  驱动载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
  (一)基层党委履行职责确保科技国家队始终对党绝对忠诚
  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全党成为统一整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作为科技国家队基层党组织,其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激励广大党员履行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始终报国为民,确保全体党员科技工作者对党绝对忠诚。
  “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这次任务包括 14 个应用项目,是空间应用系统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参研单位最多、参研人数最多的一次任务。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明确要求空间应用系统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良传统,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双促进。空间应用中心党委总结多年来外场试验任务特点,借鉴我党“支部建在连队”的组织模式,成功运用临时党组织形式,有效地巩固和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临时党委成立之初,空间应用中心党委向临时党委下达了确保“党的组织不散、党员作用不减、党的工作不断”的死命令,要求临时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任务圆满成功。临时党委先后组织了多项仪式和活动,如进场前的试验队誓师动员大会、授旗仪式、出征仪式、战前动员、向党旗宣誓等,有效提振了试验队员报效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历次外场任务期间,基地试验队与北京的党建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同步学习、同步研讨、同步践行。两地通过专网传送学习材料,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临时党委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 指导外场试验队精心策划“踏先辈足迹,探航天征程”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瞻仰东风航天城烈士陵园、拜谒聂荣臻元帅墓碑、参观第一颗卫星发射基地和发射场垂直总装厂房、观摩基地官兵修建的东风水库等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努力确保每一个试验队员遇到困难不慌、团结协作之心不减。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 8900 万党员提出的时代号召和殷切希望。作为科技国家队基层党委,我们必须始终秉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党建工作创新的优势,从凝聚人心、温暖人心入手,不断深化和凝练富有中心特色的工程总体文化,促进协同合作、集体奉献、共同奋斗。
  (二)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引领我国空间应用事业跨越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科技发展形势的全面把握和清醒认识,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空间站时代,深空探测还在向我们招手,空间科学与应用之花有待进一步绽放。2022 年前后,我国载人空间站将基本完成建造,预计在轨运行十年以上,将成为可支持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同时,在北京科创中心和怀柔科学城的规划中,中科院已原则同意空间应用中心建设太空实验室地面实验基地。该基地将与空间站上的太空实验室形成天地一体化应用体系。
  空间应用中心在战略研究和任务规划中起到龙头作用,广泛动员我院和国内外优势力量,发挥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提出的“三个面向”的要求和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并提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规划新思想、新项目,前瞻部署、预先研究,培育高水平的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牵头落实任务。吸引、汇聚我国各相关领域高水平空间科学与应用队伍,并积极推进与欧空局、德宇航、法宇航等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共同开展任务规划、协同攻关、集群创新。依托中科院国家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探索设立在中心外的若干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实验室,构成实验室“卫星群”,形成网络化的集群创新体系,成为国家空间科学实验室的重要力量,在物理、天文、生命等科学前沿和军民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为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任务,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历史性跨越共同努力。国家太空实验室和地面实验基地的建设,将使空间应用中心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建设“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的基地,成为载人航天应用任务创新思想荟萃和推进实施的平台,成为开放、共享、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成为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知名科学家云集的“人才高地”,成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提升应用效益的“倍增器”。
  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产生于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时期,根植于中国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必将在全面贯彻和有效运用中有力地指导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民族情怀和强大历史担当,所反映出来的大局意识和强烈问题导向,所明示出来的基本原则立场和系统思想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关键在于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航船破浪前行,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建立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创新功业。 
  专家点评:
  党课要在“有神”,须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刘树军同志在党课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这一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是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强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武装头脑驱动载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地引导大家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承担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这一使命的战略背景、重大意义。
  党课贵在“走心”,须触及思想、产生共鸣。党课不仅要讲“大道理”,也要讲“小故事”。这些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小故事会真正感动人、鼓舞人。刘树军同志在党课中讲述了顾逸东、高铭、赵光恒等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地为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呕心沥血的故事”,讲述了吕从民、邓晓梅、李峰等同志在“高度计分系统频综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主动请缨、不眠不休的故事。这些故事,使人们对这支载人空间站建设领域的“战略方面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激活了党员思想教育的一池春水。
  党课重在“铸魂”,须武装头脑、引导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到位。刘树军同志在党课中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关键在于深刻领会这些论述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民族情怀和强大历史担当,所反映出来的大局意识和强烈问题导向,所明示出来的基本原则立场和系统思想方法;关键在于强化“四个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建立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创新功业。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激励广大党员履行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始终报国为民,全体党员科技工作者必须对党绝对忠诚。
  俗话说,“党课姓党”“党课是课”。这就要求党课不仅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还要注重实际效果。只有抽丝剥茧、抓住实质,远离“千篇一律”和“照本宣科”,做到内容“有神”、过程“走心”、效果“铸魂”,才能起到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滴灌促葱郁的效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李和风)
 

 

  

·相关导读